时间:2025-07-01 19:04
一、签了合同断缴社保怎么赔偿
若劳动合同约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但却断缴,劳动者可要求补缴社保;若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应赔偿;劳动者还可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社保是法定义务,这在我国《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当出现断缴情况时,首先劳动者要求补缴是合理合法的。其次,因断缴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相应保险待遇而遭受损失,如医疗费用无法报销等,用人单位自然要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数额按实际损失确定。再者,断缴社保这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具体支付标准按照工作年限计算,这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果您遇到类似用人单位断缴社保的情况,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签合同后断缴社保赔偿标准是怎样
签合同后单位断缴社保,赔偿标准如下:补缴社保:可要求单位补缴断缴期间的社保费用。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若因断缴社保给劳动者造成其他损失,还应根据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三、签合同后社保断缴会面临哪些法律责任
签合同后社保断缴,用人单位可能面临多项法律责任。首先,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会被处以罚款。其次,若因社保断缴给劳动者造成损失,比如影响医保报销、无法领取失业金等,用人单位需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劳动者有权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社保断缴不仅损害劳动者权益,也让用人单位陷入法律风险,所以用人单位应按时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保,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入职未缴纳社保怎么赔偿
下一篇:只交社保被辞退能赔钱吗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